1953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后方勤务部军需生产部正式命名工厂为“二〇七工厂”。
一九五六至一九五八年,工厂文体活动掀起热潮。各项文体组织建全,有文工团、管弦乐队、体育协会、图书馆、广播站、电影队等。就篮球队来说,各个车间都有,甚至于班组都有,“检验工”、“水电工段”都有自己的篮球队。最多的时候,全厂达三十多个队。各项活动都在有组织、有计划地步步展开。逢年过节,各项体育比赛、文艺汇演很红火。
每到工余,特别是到了周未,在礼堂周围,办公楼东侧,形成一个活动中心。篮球场上你争我夺,球场周围里三层外三层,被围得水泄不通,吸引了众多观众。最有意思的是工厂领导组成的“顽强队”出场,更是热闹非凡,这些老同志的纪律严明,那种一丝不苟的认真劲,博得了大家的敬佩和欢笑。礼堂内,经常放电影。俱乐部里,游艺室内,乒乓球的比赛更是频繁,少说每次也有几十人参加。中国象棋的比赛,最多时能够聚起二百多人围观。一些老工人坐在礼堂周围,一边品茶,一边聊天,大家兴致勃勃、热情高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消除了一天的疲劳,调剂了精神生活,推动了生产,全厂生龙活虎,劳逸结合,职工精神饱满。
还有美术绘画组的几位同事,他们发起的“书法展览”、“大家画”期展,美化厂容、配合生产和中心工作,有力推动了生产发展,那时每年都超额完成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