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业史上书写“二〇七工厂”篇章
1953年9月,随着工厂主体建筑落成,工厂修建工程基本结束,初步具备了开工生产条件,中南军区后方勤务部军需生产部正式命名工厂为“二0七工厂”。12月份,成立了工厂行政组织,组成了临时党委会。12月20日军需生产部党委发出了要在1954年1月15日制革、水电、机修三个部分开工投入生产的命令。
拟定投产“紧急措施”
01
面临紧张而艰巨的任务,既要按时做好开工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又要下大力气做好基建工程收尾工作。12月22日,工厂召开第一次党委会,拟定了实现部党委要求投产的“紧急措施”,召开了全厂职工大会,号召广大职工立即行动起来,为开工生产而奋斗。围绕1月15日开工,全厂各单位都订出了具体计划,形成了全厂齐行动,一致为开工生产而奋斗的高潮。
做好开工准备
按照倒计时的方法,工厂紧密安排开工生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确定在化验室西边挖一临时水井,安装临时水管,解决制革投产用水工作,其次解决制革用电问题,从1954年1月1日拟定发电计划,直到1月11日我厂400KVA发电机正式转动,发出50KW电力,使我厂第一次拥有大量电力。同时抓紧制革设备安装。为了早日开工生产齐心努力,全厂职工不分昼夜拼搏,终于提前4天做好了开工生产的一切准备。制革制鞋全面投产
02
制革提前投产
1954年1月11日上午10时,第一批50张原皮投入水池,掀开了我厂开工生产的第一页,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工业史上添上了“二0七工厂”的名字。制革提前4天投入生产,部党委发来了祝贺电报,更加鼓舞全厂职工信心百倍地投入生产中。
在喜讯的激励下,全厂职工干劲倍增,生产直线上升,制革生产由开工的日投50张起,二月份增至75张,三月份上升到150张,四月份即达到了部党委要求。黄牛反面革也于当年11月份日投130张开始生产,满足了工厂生产需要。
制鞋投入生产
制革投入生产后,工厂转向了制鞋试工投产。由于组织得当、准备充分,反毛战士皮底皮鞋于1954年5月进入试生产,6月2日即正式投产,当年计划为10万双,到年底实际完成10.895万双,合格率达99.78%,达到了标准设计能力。为了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满足部队需要,从1955年开始又着手制鞋两班生产的准备工作,7月1日,实现了制鞋两班制生产。
制鞋生产的投入,拉开了“二0七工厂”全面开工生产序幕。